学术文献

Nat Cell Biol | 中国医学科学院马艳妮/与中山大学赵萌等揭示揭示PABPC1相分离调控白血病机制

2025-04-16 分享

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是一种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其特征是费城染色体阳性,即BCR-ABL1融合基因的存在。虽然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的开发使约80%的患者在慢性期(CP)避免了向急变期(BC)的转变,但约25%的患者对TKI治疗产生耐药或不耐受,导致急变期进展,中位生存期不到一年。CML进展的主要原因是BCR-ABL1活性失控,通常由TKI耐药或其表达增加引起。此外,CML-BC患者常伴有基因组不稳定和继发性遗传异常,如费城染色体扩增、8号染色体三体等。尽管这些异常是异质性的,但基于多基因表达的特征可以区分CPBC,表明这些异常可能导致CML转录组的共同扰动。


2025  3  18 日,发表在Nature Cell Biology上题为Selective translational control by PABPC1 phase separation regulates blast crisis and therapy resistance in chronic myeloid leukaemia的研究利用高通量CRISPR-Cas9筛选技术,发现PABPC1polyA)结合蛋白细胞质1)是CML急变期进展的关键驱动因素。PABPC1通过形成生物分子凝聚体,优先提高具有长且高度结构化的5′非翻译区5UTR)的白血病相关mRNA的翻译效率。研究进一步揭示,抑制PABPC1可以显著抑制CML细胞的增殖,减缓疾病进展,且对正常造血功能影响较小。此外,研究还筛选出两种PABPC1抑制剂,能够抑制急变期进展并克服TKI耐药性,为CML-BC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image


文章要点

1)PABPC1CML急变期的高表达及致癌mRNA翻译调控机制。研究团队通过大规模筛选发现,聚腺苷酸结合蛋白胞浆1(PABPC1)在CML急变期中高表达,约38%CML-BC患者存在PABPC1扩增。PABPC1是一种RNA结合蛋白,通过形成生物分子凝聚体,优先提高了多种白血病致癌mRNA的翻译效率,特别是那些具有长而高度结构化的5'非翻译区的mRNA,包括BCR-ABL1及其下游基因。

image

1 PABPC1CML急变期的高表达及致癌mRNA翻译调控机制


2)PABPC1抑制对CML细胞增殖及白血病干细胞的靶向作用。研究发现PABPC1抑制显著抑制CML细胞增殖并减弱疾病进展,对正常造血影响最小。在PABPC1抑制下,CML-BC细胞中的蛋白质合成率显著降低,而且白血病干细胞的频率、周期和活性也大幅减少。通过多种实验证明,PABPC1主要通过相互作用与翻译起始复合物eIF4F,帮助形成mRNA"闭环"结构,促进翻译起始和蛋白质合成。


image

2 PABPC1通过与eIF4F复合体相互作用促进翻译起始


3)PABPC1通过液-液相分离(LLPS)驱动翻译效率与耐药性关联。研究团队还揭示了PABPC1通过液-液相分离(LLPS)形成凝聚体,富集翻译机器和靶mRNA以实现高效翻译。他们鉴定了PABPC1的内在无序区(IDR3)对其相分离和功能至关重要。删除IDR3或用FUS蛋白的相分离区域替换后,发现相分离能力与翻译效率直接相关。这种PABPC1凝聚体在TKI耐药细胞中显著增加,可能促进药物耐药的发展。


image

3 PABPC1通过相分离(LLPS)富集翻译机器驱动高效翻译


4)PABPC1小分子抑制剂的筛选及其协同治疗效果。研究者通过高通量筛选鉴定了两种小分子抑制剂(1,10-PhenML324),这些抑制剂能与PABPC1结合并抑制其RNA结合活性和相分离能力。这些抑制剂在体内外实验中均有效抑制CML-BCTKI耐药CML的进展,并与伊马替尼联合使用时效果更佳。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抑制剂对CML-BC细胞的抑制作用比对CML-CP细胞和正常造血细胞强。


5)PABPC1抑制剂在PDX模型中验证的疾病干预效果。研究构建了CML-BC患者衍生的异种移植(PDX)小鼠模型,进一步验证了PABPC1抑制剂的治疗效果。实验表明,1,10-PhenML324处理能有效阻止疾病进展,特别是与伊马替尼联合使用时效果更显著。这些有效的治疗导致骨髓中各种白血病干祖细胞比例下降,降低蛋白质合成率和BCR-ABL1蛋白表达。


image

4 PABPC1抑制剂在CML-BC及耐药模型中的协同治疗效果


小结

本研究揭示PABPC1CML急变期中通过相分离选择性增强白血病致癌mRNA(如BCR-ABL1及其下游基因)的翻译,促进CML急变期进展和TKI耐药。研究鉴定的PABPC1抑制剂1,10-PhenML324可抑制CML-BC进展并克服TKI耐药,对CML-BC细胞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有望成为精准治疗策略。此外,PABPC1相分离机制的发现为理解转录后调控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及开发靶向相分离的抗癌药物提供了新见解和途径,具有重要的临床转化价值。

参考文献

Sun C, Xu X, Chen Z, Zhou F, et al. Wang X, Zhao M, Yu J, Ma Y. Selective translational control by PABPC1 phase separation regulates blast crisis and therapy resistance in chronic myeloid leukaemia. Nat Cell Biol. 2025 Mar 18.

https://doi.org/10.1038/s41556-024-01607-4.